至德之世

先秦道家提出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至德”,得“道”之极,也即“大道”未亏。《老子·十八章》有:“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以及“小国寡民”之说,已提出了以“大道”未亏为至德之世的构想。以后庄子学派进而作了发挥。《庄子·马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天地》亦认为,“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其基本特征是,人人无知无欲,常保素朴天性,与万物浑然一体,没有仁义礼乐规范之设。无为自然,不知利害之端、是非之辨、愚智之别、善恶之名。人们按习惯行事,而不知其所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实际是对原始社会道德蒙昧状态的理想化。认为圣人出、仁义设、善恶别,则是至德之世的蜕化,人类道德的堕落。既反映了道家对人类道德异化现象的批判精神,也体现了对人类道德进化所持的虚无主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