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指空无,引申到哲学上,有不同含义。老子用以形容道的境界,“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庄子认为人达到无情无欲的虚寂状态,道便可于内心中体现出来,“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西晋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管子》认为“天曰虚”(《心术上》),指辽广的太空,并说“虚者,万物之始也”,为万物之所从出。荀子则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解释,“不以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主张虚心接受新的知识,反对囿于固有的成见。韩非承其师说,“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解老》)。《吕氏春秋·有度》提出:“清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认为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处于冷静虚寂的境地,做到表面上无为而实际上是无不为。以虚作为宇宙本原的,历史上的哲学家各作出不同的解释。西汉贾谊说:“虚者,言其精微也”(《新书·道术》),以虚为一种精微的气。《经法》说:“见知之道,唯虚无有”(《道法》),形容道本身是虚无有。“虚无刑(形),其裻冥冥,万物之所从生”(同上)。认为虚是“一”,为万物最初的始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道原》)。虚虽无形,但又是真实存在的,“知虚之实,后能大(太)虚。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无间,周袭而不盈”(同上)。虚为普遍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精”气。司马谈以为虚就是无常形的道。“虚者,道之常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北宋司马光认为“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潜虚》),但他所说的“虚”是与有人格有意志的天联系在一起的,“天者万物之父也。……顺天之命者,天得而赏之”(《司马温公文集》卷七十四)。张载把虚看成是气的本然状态,“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正蒙·太和》)。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两实(指阴阳)之中,虚故自然”(《老子衍》十六章),虚是阴阳之气的自然特性。又认为虚和实是气的不同形态,“实不窒虚,知虚之皆实”(《思问录·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