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

儒家伦理和审美思想。指不偏不倚不乖戾。《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唐孔颖达疏:“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故谓之中……情虽复动,发皆中节限,犹如盐梅相得,性情和谐,故云谓之和。”(《礼记正义》)《荀子·乐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又说:“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宋明理学有所发挥,北宋程颐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达道。”(见《近思录》卷一)南宋朱熹则解为性、情,认为:“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中庸章句》)明王守仁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传习录》中),“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传习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