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思辨行

儒家提倡的一种认识和修养的方法。指学习、寻向、思考、辨析及最后付之于行的过程。孔子最初提出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易·乾·文言》也有“学以聚之,问以辨之”之说。后《礼记·中庸》补充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称“学问思辨行”。认为:“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南宋朱熹作了发挥,视为“格物穷理”的途径和方法。认为“学之博然后有以备事物之理,故能参伍之以得所疑而有问。问之审然后有以尽师友之情,故能反复之发其端而可思。思之谨则精而不杂,故能自有所得而可以施其辨。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可以见于行”(《中庸或问》)。重视在博学基础上进行“参伍”比较,提出疑问,然后与师友反复讨论以促进思辨,而后可“见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