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之争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价值问题争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德”,指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力”,指生命力、意志力、体力、国力。孔子开始区别了力与德,并表示了重德轻力的倾向。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同上)墨子强调“力”的价值,认为人与别的动物不同是在于“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认为禹汤文武之治,“故以为其力也”(《墨子·非命下》),体现了德力统一的思想。孟子虽不完全轻视“力”的价值,曾说:“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孟子·万章上》),但把“以力服人”与“以德服人”对立起来,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兼重德力,他说:“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能削也。”(《荀子·王制》)韩非崇力贬德,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其“力”,上为权力,下为勇力。东汉王充再次提出德力并重观点,认为“治国之道所养有二: 一曰养德,二曰养力”,主张“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论衡·非韩》)。其“力”,不仅是指像“壮士之力”、“农夫之力”之类的“筋骨之力”,而且还包括“儒生之力”、“贤儒之力”之类的“以学问为力”,强调了知识的价值。王充的这些观点,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只重视“德”之崇拜,很少注意“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