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相互敌对的观点,讲求天与人的统一。关于天与人统一的种种观点,形成了关于天人合一的不同学说。《易·乾卦·文言》:“‘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把天人合一看做人生理想的境界。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要求通过尽心、养性等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中庸》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庄子则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只是因为人们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天与人的统一。主张:“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庄子·则阳》)顺应自然,消除一切差别,天人混一不分。《吕氏春秋》则提出:“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天固有衰嗛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知分》)还认为天与人同类相应,“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应同》)。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吕氏春秋》的观点,强调天与人以类相合,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宋以后思想家则多发挥孟子与《中庸》的观点。北宋张载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二程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遗书》卷六),“天、地、人只一道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遗书》卷十八)。明清之际王夫之还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而尽心知性,则存顺没宁,死而全归于太虚之本体,不以客感杂滞遗造化以疵类。圣学所以天人合一,而非异端之所可溷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关于天人合一的各种学说,都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协调、和谐与一致,此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