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指新旧事物间有因袭的一面,也有变革的一面。“因”范畴初见于《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将“因”与“损益”相联系,认为对以往事物的继承中是有所增、有所减的。“革”始见于《易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彖传》)在《杂卦传》中又说:“革,去故也。”西汉扬雄正式把“因”与“革”作为一对哲学范畴。他说:“道有因无因乎?曰: 可则因,否则革。”(《法言·问道》)又说:“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太玄·玄莹》)承认新旧事物之间既有继承同时又有变革。北宋王安石提出“三十年为一世,则其所因,必有革。革之要,不失中而已”(《周官新义·附考工记》卷上),主张“世必有革,革不必世也”(同上)的历史进化观点。明王廷相继承和发展上述思想,认为“善继政者因之。故有所损益而民不骇,有所变革而民相信”(《慎言·御民》)。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新旧事物间的继承和对旧事物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