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指“性”与“情”及其关系。《孟子·告子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东汉赵岐注:“性与情相为表里,性善胜情,情则从之。”孟子认为,情乃性之才质,其本然都是善的。西汉董仲舒认为性有善有恶,性为仁,性中之恶者为情,情为贪。“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安得不损其欲而辍其情以应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刘向认为性有善恶,情亦有善恶,但性情的善恶相应一致。“性情相应,性不独善,情不独恶。”(见荀悦《申鉴·杂言下》)唐韩愈亦持此说,认为:“性也者,与生俱生者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者也。”(《原性》)并将“性”和“情”分为互相对应的上、中、下三品(参见“性情三品说”)。李翱则主性善情恶论,指出:“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复性书》)北宋王安石认为性无善恶而情可善可恶,说:“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原性》)同时还强调“性”与“情”是一致的,“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 性情一也”(《性情》)。宋儒对性情的看法,主要有性善情恶论和性情善恶一致论两种,但其论性情时提出了气质之性、义理之性(天地之性)等思想,与前人已大不相同,对后世影响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