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

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聚,本意是众人相会。《说文》:“聚,会也。从取声。”有聚会、聚集、聚合、凝聚的意思。《说文》:“散,杂肉也。”杂肉而不成块,显得杂乱的样子。引申为分散等。散有杂乱、分布、分派、分离、分散的意思。聚散对待,即聚的反面就是散,反之亦然,但又相互联系。春秋时,已萌发聚散概念。《左传·哀公十七年》:“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杜预注:“聚,积聚也。”聚为积聚、集聚之义。《国语·齐语》载:“畜散而无育。”韦昭注:“散,谓失亡也。”聚散,便有积聚和散失的意思。《孟子》聚字三见,“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皆有积聚、聚集的意思。“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上》),离散有分散的意思。《孙子兵法》中聚散亦为单一概念。聚有聚众的意思:“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孙子·军争》)《庄子》较早把聚散两个范畴相连接,“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生与死不断变化,互为始终,循环相继。由是进一步探讨了聚散范畴本身的相对相成。“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易传》论聚散,表达为聚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系辞上》)《吕氏春秋》记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古乐》)畜积与散解对言,积有积聚之意,散有离散之义,与聚散义近。东汉王充继承了《庄子》聚则生、散则死的思想,说:“血者,生时之精气也。人夜行见磷,不象人形,浑沌积聚,若火光之状;磷,死人之血也,其形不类生人之形也。”(《论衡·论死》)西晋郭象在注《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时说:“俱是聚也,俱是散也。”(《知北游注》)生与死都是气的聚散运动形态,这种聚散运动,只是生与死的一种存在形式。晋韩康伯撰《系辞注》,发挥聚散范畴,说:“精气缊,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游魂,言其游散也。”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论述了聚散范畴,“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系辞上疏》)。成玄英认为:“气聚而生,犹是死亡徒类,气散而死,犹是生之本始。生死终始谁知纪纲乎,聚散往来变化无定。”(《庄子·知北游疏》)聚散对偶范畴,从先秦终唐之时,基本上未脱《庄子·知北游》所创“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路数。然而把聚散推向本体论的中介范畴和聚散内涵的规定,及其相互关系的展开,应归之于宋明理学。北宋张载对聚散范畴作了全面的论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正蒙·太和》)作为气的存在形式的太虚,他认为是与气的聚散运动不可分离的。“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同上)聚与散还是相与统一的,“两体者,一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同上)二程也论及由气的聚散而成物的思想,“物生则气聚,死则散而归尽”(《遗书》卷二下)。“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气的聚散运动形态,体现为物生、物死。南宋朱熹不同意张载以气为世界本体,朱熹抨击张载气的聚散说是大轮回。但朱熹在论述气的内涵时,仍然把聚散作为气运动变化的形态。“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太极图说注》)“人所以生,借气而凝聚造作,精气聚也。”(《朱子语类》卷三)明清之际王夫之使聚散范畴更加丰富和具体。“阳之性散,阴之性聚,阴抱阳而聚。”(《张子正蒙注·太和篇》)聚散既是气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又是自然而然的,非有主宰者。“聚而成形,散而归于太虚,气犹是气也。……聚而可见,散而不可见尔,其体岂有不顺而妄者乎!”(同上)“聚而不失其常……散而仍得吾体。”(同上)聚散作为气的有规律的运动,是“理势之自然”。“气之聚散,物之死生,出而来,入而往,皆理势之自然,不能已止者也。不可据之以为常,不可挥之而使散,不可挽之而使留,是以君子安生安死,于气之屈伸无所施其作为,俟命而已矣。”(同上)实际上反映了聚散范畴承担了气与物范畴以及其他范畴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互相联系而构成中国哲学范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