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513),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父沈璞,宋时为淮南太守,后被诛。约幼年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书。历仕宋、齐、梁三代。宋时官至尚书度支郎。人齐,累官太子家令、著作郎、东阳太守、国子祭酒等,曾校四部图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与范云等助梁武帝肖衍成帝业,以功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兼太子少傅,加特进。卒,谧曰隐。他是齐梁文坛领袖。其诗注重声律对偶,与谢朓等共创“永明体”,促进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发展。他提出“四声”(平、上、去、入)“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小纽)说,为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但要求过于苛细,忽视思想内容,助长了形式主义诗风。今存诗一百七十多首,其中乐府诗四十七首,大都内容贫弱,辞藻绮丽,但也有少数较好诗篇,如《石塘濑听猿》、《早发定山》等,写景清新不平板;《别范安成》、《伤谢”》等,感情眞挚,语言较朴素。著有《四声谱》、《宋文章志》、《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等,今仅存《宋书》。有文集一百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梁书》、《南史》、《宋书》均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