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155―220),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等职。曾参与镇压黃巾起义,后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进位丞相。二十一年(216)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现存乐府诗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多篇。其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内容深刻,气魄宏伟,慷慨悲壮,苍劲雄浑,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如《蒿里行》、《苦寒行》、《莲露行》、《却东西门行》等,反映了汉末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被誉为“汉末实录,眞诗史也”(钟惺《古诗归》)。“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名句,更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龟虽寿》,抒写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思贤若渴的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洋溢着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至今传诵不绝。但某些诗也宣扬了人生无常、幻想长生等消极思想。散文别具一格,善于以质朴刚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故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代表作是《让县自明本志命》。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辑本以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较完备,近人黃节《魏武帝诗注》可用。《三国志》有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