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

(1574—1624)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明末文学家,万历间进士。历官工部主事,南京礼部郎中,福建提学佥事等职。史称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好游名山水。在文学方面,反对复古派的摹拟抄袭,提倡抒写“性灵”。可是,他认为“公安派”的作品有“俚俗”之弊,因而大力提倡超脱现实的“孤怀”、“孤诣”,追求所谓的“幽深孤峭”的形式主义风格,把诗文创作引向了更消沉,更脱离现实的境地,对后世颇有不良影响。又与同邑人谭元春共同编选《唐诗归》(评选唐人之诗)、《古诗归》(评选隋以前之诗),风行一时,被称为“竟陵派”。作品冷僻苦涩,成就不大。诗刻意求新,押险韵,用怪字,佶屈聱牙,意义难详;散文亦大都支离破碎,文气不畅,难于卒读。著有《隐秀轩集》。《明史》卷二八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