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生词。如果书中没有注释,而手边也刚巧没有词典,就可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暂且通过分析生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和它与其他词语的逻辑联系等来推断它的词义。
下面先以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个句子加以说明。鲁迅在回忆第一次见到刘和珍时这样写道:“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句中“桀骜”一词,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手中一时没有词典可供查阅,我们可以先通过分析它与其他词语意义上的联系大体理解它的词义。这个句子先写作者自己“平素”所知的刘和珍的行为一是不屈服于恶势力,二是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然后据此推测她的性情“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可见,这推测就是对刘和珍行为的概括。行为的叙述是两方面的,那么,根据行为对其性情的推测也应当是两方面的。因此,可以“猜”出“桀骜”和“锋利”是概括“不屈服”和“敢反抗”两方面行为的。“锋利”一词较好理解,是概括刘和珍敢于反抗的性格,说她反抗有力,刺中敌人要害;而“桀骜”则概括了刘和珍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的刚强性格。接下去,我们再看句子意思转折后的部分。作者在后面层次中说到自己亲见刘和珍后所得的印象是她待人“态度温和”,用了转折语气,即是说与自己前面的推测相反。与“温和”相反的性格是“暴烈”,因而“桀骜”和“锋利”两个词在句中还含有“暴烈”之意。“桀骜”与“锋利”并用,根据“同位互注”原则,也可考虑判定其大体意思。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约判定“桀骜”一词在句中有“性格刚强暴烈不屈服”的意思。
文章中还有一些词,由于临时活用作其他词性,即使我们手边有词典,往往也难于正确理解其词义。对这类词,更是必须认真深入地分析它们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及与其他词语的关系,才能获得对词义的正确理解。比如鲁彦的《听潮》(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这个自然段共两个句子。后一个句子共四个分句,最末一个分句中的“拨刺”一词课文未加注解;查《现代汉语词典》,也只说它是“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这个义项显然在句中讲不通;而其他一些词典,又多未列这一词条。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得看它处于什么语法位置。在句中,“拨刺”后面带有宾语“壁垒”,我们即可确定“拨刺”是动词,在分句中充当谓语。虽然前面一个句子的主语是“海”,但根据本句前面三个分句的谓语分别是“咆哮”、“冲”、“冲进”,而本句中的四个分句间关系都是并列关系,这样,我们即可确定“拨刺”的主语也同前面三个分句的主语一样是“海浪”。再从修辞角度看,句中的二、三、四分句用了排比手法,前面两个分句的谓语中都有“冲”字,由此推之,后一分句的“拨刺”也具有“冲”的意思。再看它的宾语是“壁垒”,可见“拨刺”就可能是“冲刷”或“冲击”,或“冲激”、或“冲撞”的意思。由于一、二分句又说海浪是“咆哮着”,是“猛烈地冲”,因此,“拨刺”就只能是“冲激”的意思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在运用“依句释词法”时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很多生词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当然,严格地说,这种方法不是万无一失的,而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之法,有时还应该进一步借助工具书对获得的答案作进一步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