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咏物寓情的散文,作者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不在文中直接抒发,而是化作生动的形象或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阅读这类散文,便应透过形象或画面去探求作品的思想内容。
袁鹰在《井冈翠竹》一文中,这样摹写毛竹下山: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作者将毛竹输送到祖国各地的全过程浓缩在几十个字里,“穿”,“钻”、“滑”、“转”、“流”、“挤”、“走”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续运用,描写出一幅生动的“毛竹下山图”,特别是一个“挤”字,以初人的方法刻画出毛竹争先恐后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动人情景。这迫使我们去认真思索;毛竹毕竟是没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的,它们哪里知道争先恐后作贡献呢?毛竹是谁砍下的?是井冈山人;井冈山人为什么砍下毛竹?他们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添瓦:当年曾为夺取政权而浴血奋战,如今要为建设祖国而大展宏图!透过这幅“毛竹下山图”,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井冈山人继承和发扬革命的传统,为建设祖国再建功勋。同时,我们也可以领会到,作者对毛竹饱含深情的描摹,实则是对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的赞美,这才是作者“寓”于画面之中的思想感情。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这样描写白杨的形象: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作者描绘的白杨树的形象特点如果概括起来,就是笔直向上,傲然挺立,不折不挠,抗风斗寒。作者由衷地赞美它,是因为白杨的姿态使作者联想到了具有威武不屈、蓬勃进取精神的人,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给人以崇高感。再联系作者写作的背景,我们便可以透过作者描绘的白杨的形象见到在共产党领导下“纵横决荡”的抗日军民,而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也就是对抗日军民的赞美。
赞美之情可以寓于形象或画面之中,憎恶之情也同样可以。如,流沙河的《藤》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
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了……。
作者对“藤”并没有直接的褒贬,但我们读者却能够从作者的遣词上见出他对藤的厌恶,“纠缠”、“爬”、“缠死”、“喘着气”、“窥视”等词语已带着明显的贬意,“藤”的物性更使我们联想到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的市侩小人。作者把自己对这类政治投机商的憎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蓝”的物性的描写之中,使形象性与抒情性高度统一,我们读者的任务则是要透过形象去把握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