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散文线索示例

散文选材广泛,古今中外,事无巨细,都可作为散文的材料,纵贯数千年,横亘几万里。但是,任何一篇散文,都必须有一条贯串材料的线索,只有这样,散文才虽散不乱。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应把握住它的线索,因为把握住了线索,也就把握住了全部材料的脉络。线索的把握通常是通过对一篇散文的段落层次的概括来达到的。
例如,阅读冰心的《樱花赞》,浏览全文,文章的基本层次为:
(1)写樱花是日本的骄傲,介绍樱花在日本盛开的盛况和日本人民对樱花的特殊感情。
(2)写作者在金泽山上见到的樱花是最璀灿、最庄严、华光四射的樱花。
(3)写“我”从日本朋友的话中领悟到樱花的象征意义。
我们将三个层次的内容作一比较,可以看出:文章每层都没有离开“樱花”。换言之,“樱花”贯串于文章的始终,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靠“樱花”来穿针引线的。文中记叙的日本汽车工人罢工事件,表面上看起来与“樱花”无关,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觉得金泽市的樱花特别美丽的根本原因,因为罢工反映了日本人民的觉醒和斗争精神,而工人们自动推迟罢工时间这一行动又表现出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挚友情,作者因此深受感动,景因情异、自然的花与友谊的花融为一体,“樱花”便这样巧妙地将罢工事件贯串起来了。由此可见,“樱花”便是全文的线索。抓住了这条线索,在阅读时也就驾驭住了全文的材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也有帮助。再如,阅读秦牧的《土地》,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的段落层次大致是按“热爱土地——争夺土地——保卫土地——建设土地”来安排的。作者采用的材料尽管丰富广博,有历史故事,有现实斗争,有中国的,有外国的,但所有这些材料都没离开“土地”,“土地”贯串文章的始终。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土地”正是这篇散文的线索。
有的散文的“线索”较为抽象,阅读时更应注意把握,例如吴伯箫的《猎户》。但我们仍可以采用同一方法去寻求线索,拿《猎户》而言,第一步是概括出它的段落层次的主要内容:访问董昆——想起尚二叔—看望“百中”老人未遇——访问董昆未遇——巧遇董昆。然后,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由于访问的对象董昆是“猎户”,自然而然,在访问董昆途中回忆起幼时崇拜的猎户——尚二叔,而在访董昆的途中听说了“百中”老人的事迹,文中穿插的材料,无一不与“访问董昆”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明确:“访问董昆”正是全文的线索。
线索的把握可以说是散文阅读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对散文的进一步鉴赏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