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是人物描绘的一种手法。
因此,在阅读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时,要注意由此去理解人物的性格,从而把握人物形象。同时,又因心理描写的手法不止一种,所以,具体分析时,更要注意作者采取的什么手法,是怎么去刻画人物性格的。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既然这样完全失掉了理性,就发生了哪个疯子头脑里都不曾有过的一种奇想,觉得为了抬高自己的声名和谋求公众福利,都应该去做游侠骑士,带着他的马匹和武器,去漫游世界,探奇冒险,把书里那些游侠骑士做过的事情一一实行。他要去解救一切苦难,经历一切危险,以为这样做了他的荣誉就可以永垂不朽。他为这种种适意的幻想所包围,觉得其中有无穷的乐趣在招引他,就按他的计划实行起来了。
分析这段描写,首先应看到,它是用了内心分析的心理描写手法,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用叙述的方式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揭示和评价的。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分析这段描写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已经出现的社会,堂·吉诃德还幻想出游,梦想恢复那已随同封建社会解体而已衰亡的骑士制度,“把书里那些游侠骑士做过的事情一一实行”,实现骑士理想,认为这样可以“解救一切苦难”,自己的荣誉可以“永垂不朽”。这就表明堂·吉诃德是一个把理想和现实脱离,主观和客观分裂,“没有最低限度人生知觉”的人,他沉浸在虚妄的幻想中,却认真地“按他的计划行动起来了”,由此可知他以后的行为定会荒唐可笑,势必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而后来他把客店当城堡,把妓女当贵妇,把风车当巨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魔法师的金盔,把羊群当军队,把苦役犯当受迫害的骑士等等荒诞的“壮举”,显然都可以在这段心理描写中找到原因。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贾宝玉不满史湘云大谈“仕途经济”,公开赞扬林黛玉从来不谈这种“混账话”。林黛玉听到后有如下反映: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也可以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要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要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己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悲自不能久待;你纵
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分析这段描写,首先应看出,它是用了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手法,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反映人物思想、情绪、感受等内心活动。再进一步分结它的作用,这里写了林黛玉的“喜”、“惊”,是因她和贾宝玉的情谊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现在又见了贾宝玉对她的一片真情,“果然是个知己”,由此可见林黛玉对爱情的真切向往,也看出她对贾宝玉的一往情深,这在那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社会里是一种大胆的叛逆心理;而她的“叹”、“悲”,表明了对她和贾宝玉爱情的一种深深忧虑,这曲折地反映了在那个社会里男女之间爱情的不自由。综合起来分析,这段描写通过喜、惊、叹、悲四个方面,表现了林黛玉在听到贾宝玉的肺腑之言后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看出形成林黛玉性格中多愁善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心里描写还可通过梦境幻觉来表现。如《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曾写了林黛玉的一场恶梦,梦中,写了她听到贾雨村作媒将她许给了继母的什么亲戚后,求舅母,求贾母,但终不被理睬,后找到贾宝玉,贾宝玉向她表白爱情,要挖心给她看,此时,林黛玉“又颤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宝玉痛哭”。分析这种梦境,要注意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折光反映,是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紧密相关的,是人物在下意识的精神状态中对生活经历的认识,也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顾虑等的一种曲折表现。因此,分析林黛玉的这场恶梦的描写,就应联系林黛玉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以及她的思想感情来认识。林黛玉和贾宝玉心心相印,他们之间的情爱已经发展到很深的阶段,但当时的社会又迫使她不能直接倾吐,同时也得不到贾母等人的认可,因而积郁于心,无法排遣,这场梦正好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内心的苦痛。
鲁迅的《白光》中,写了科举的时代没落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陈士成对“白光”的幻觉。陈士成科场多次失意,转而幻想意外之财,以致由月光联想到银子的白光产生幻觉,连夜在屋子里挖掘,希图找到传说的祖宗埋藏的银子,最后奔向山里。这种幻觉的描写正如上面提到的梦境描写,性质都一样,因此,分析时仍要注意把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从描写中看出陈士成在穷愁潦倒之际极度空虚的精神世界。
同时,分析人物的心理,还应注意在人物的行动中暴露的思想情绪。如孙犁的《荷花淀》中,写水生嫂在听到丈夫报名参军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手指的“震动”,显然是由心内的震动引起,因当时在用苇眉子编席,所以,“划破了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的动作,是为了要掩饰自己的心情,不让对方察觉。这里的行动描写,实际的着眼点乃在写水生嫂的内心活动:孩子“还不顶事”,爹又“老了”,家里有难处,水生一走,担子就要全部落在自己肩上了……再加上她对丈夫的眷恋,所以,在兵慌马乱之际,听到丈夫要离家上前线,自然引起她内心“震动”,思想一下子还转不过弯子。但她毕竟是白洋淀劳动妇女,深明大义,理解丈夫的行为,所以,她不能表现出“拖后腿”的迹象,她需要掩饰自己失态的行为,以致毫不作声地吮了一下指头。从这些描写,可见水生嫂复杂的内心世界。分析时,如不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人物的内心,那么,阅读这些描写也就不得要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