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阅读心理

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现的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阅读是一种吸收和转换语言信息并使之同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是简单地往自己的脑袋里输入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把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与自己头脑已经储存的信息相互联系和重新组织。而这些活动都必须依靠阅读者本身的积极意识活动才能完成。因此,高效能的阅读,必须改变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代之以积极主动的、有选择的、探究性的阅读心理状态。
我们在阅读时,实际上存在两条视线,一条是眼睛的视线,另一条是“心灵的视线”。眼睛的视线吸收阅读材料的“语言信号”,给心灵视线以选择和辨认,心灵的视线“看”到了一个一个逻辑和意义的单位;反过来,心灵的视线根据已有的认识和阅读经验的推断,制约着眼睛视线究竟落在何处,要不要“回视”(回头重读),还决定着眼睛移动该快还是慢。
那么,究竟是什么“驱动”着这两条视线的呢?两条视线又首先是那一条“带动”另一条呢?研究表明,在不同的阅读中,有不同的“驱动”过程。对于目的明确、动机强烈,心中带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读者来说,往往是“问题驱动”,就是说,读者带着解决问题的需要,巡回字里行间,去发现和开掘读物字面所包含的信息和意义;而在通常的阅读情况下,读者主要受“材料驱动”或“逻辑驱动”:语言及其包含的概念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语言结构的规律和逻辑发展规律引导着读者推想到新的意义,并同读者的已有知识相结合,产生“悬念那样的期待,使读者迫切地想往下读,看看结果如何。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动性的阅读就是自觉把“问题驱动”和“材料(逻辑)驱动”相结合的读书战略。例如:在材料自身趣味很浓,逻辑性很强的场合,读者往下读的动力很足,但容易“脑中让别人来跑马”(鲁迅语);反之,材料太难或写得不好,本身驱动力不足,在此类场合,加上读者的“问题驱动”,就可以采取跳读的办法来解决疑难读物的阅读问题,也可以在无趣的读物中读出别一番意境出来,产生独特的领悟。
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发展他们的理智感,培养学生善于为每一轮阅读提出具体的“分目标”并把它联成“目标链”。阅读心理研究表明,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课文中的信息去解决某些问题,这就增加了理解记忆和推理的概率。因此,要让学生始终带着一个或一些问题:在阅读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学会选择和利用表明重点的概述句、提示句、支撑句、标题和强调符号之类的信息,学会主动地筛选、概括和提炼信息,恰当地掌握变序读、跳读、交叉读等方法;学会前后对比、联想、类推、构想等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