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读书法

中国阅读史上著名的读书方法论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他的阅读治学思想在中国阅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所躬行和倡导的读书方法历来为人推崇,确实能帮助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郑燮读书法要点如下:
一、以精运多。郑燮论读书,主张以精为本。他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板桥自序》)他并不反对多读,只是认为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并且为精读服务,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中心课题深入下去。郑燮还认为,求精首先要求读物精,才谈得上精读精研并达到精粹的治学目的。一方面要择读经典性的著作,“终身读之不尽,终身受用不尽,”(《焦山别峰庵雨怃事书寄舍弟墨》)另一方面不读那些低质量的甚至有害的读物,造成“不必始皇烧,彼将自烧”的格局(郑燮认为不好的书无人读它就是一种“不烧之烧”)。求精是郑燮读书法的根本。
二、读有特识。郑燮认为,读书要求精,就应该在阅读中坚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乎?……总是读书要有特识。依样葫芦,无有是处。”(《范县署中寄舍弟第二书》)郑燮反复强调,读书不要读死书,不要做书奴,但也反对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臆断,认为“特识又不外乎至情至理。歪扭乱窜无有是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岂复为后世小儒所颠倒迷惑反失古人真意乎?”(同上)这就对一些读书人主观臆断歪曲原作原意作了批评。
三、记书默诵。郑板桥认为把书读活,不为书所囿,并不等于不记住文章的语言和内容。该背诵的还得背诵,并且下功夫记住。他说:“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食忘一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所语,皆记书默诵也。”(《板桥自序》)郑燮认为读书只有达到这种如痴如迷的状态才能解得深,记得住。
四、探研精义。郑燮认为,书要精读,必须带着强烈的求知心理去,探究思考。“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淮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他反对不加精研,不求甚解的粗读,认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同上)蜻蜓点水式的读书方法最为有害,全不可取。
五、攻读与扫读。郑燮认为要探研精义,有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即攻读法和扫读法。“善读书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这就是说,读书不应消极被动,不要采取守株待兔式的读书方法,而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书中的疑难当作敌军的堡垒来进攻(克敌方能致胜,刻苦钻研就是为了克“敌”)。只有“攻”,才能“直透重围”,即冲破阅读中的障碍去理解书中真谛;只有“扫”,才能“了无一物”,即全面分析,多方“扫荡”,才能全面透彻地理解、掌握。
六、有学有问。学指自读自求,问是问人讨教。郑燮认为,善于读书的入,还要善于问读,有学有问,方有进益。他说:“学问二字,须要折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钝汉。……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问的前提是要先有自己的钻研,是要在自己的钻研中产生了“疑窦”,即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课题。“疑窦”价值越大,问读的效果就越好。
七、读有重点。郑燮主张读书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无价值的书不读,同一部书中也不平均用力,而是该粗读的粗读,该精读的就精读。他举例说:“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在郑燮的整个阅读治学理论中,很强调阅读治学目的对于阅读的定向作用。他继承孔子读书“以安百姓”的治学思想,反对只为“一身一家”而读书,明确主张读书要“有补民生国计”,包括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后怎样去运用,都应该与此相联系。他说:有些人“一棒书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好结果”(《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郑夔这话不但挑明了封建社会中一些读书人读书自损的事实,对我们今天读书治学,也有警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