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孙星衍的哲学命题。借用中国哲学史中虚实这对范畴,以“贵实贱虚”作为儒家同佛、道区别的主要标志。指出:“故圣人贵实而恶虚,言有不言无,贵刚而贱柔,则异于道家,三代之学之异于宋学也。”(《原性篇》)显然是站在清代汉学家的立场上,也表明他受了明清实学思潮的某些影响。
清孙星衍的哲学命题。借用中国哲学史中虚实这对范畴,以“贵实贱虚”作为儒家同佛、道区别的主要标志。指出:“故圣人贵实而恶虚,言有不言无,贵刚而贱柔,则异于道家,三代之学之异于宋学也。”(《原性篇》)显然是站在清代汉学家的立场上,也表明他受了明清实学思潮的某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