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戴震用语。指一切生物都具有的对外界作用的反应活动。“知觉运动者,统乎生之全言之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中)针对朱熹“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人与物异也”的观点,认为人与物、物与物所有的特点和本质,就是它们的性。“性者,分于阴阳五行以为血气心知,品物区以别焉”(同上)。人和物在既生后,所作所为,都是性所发生的作用。人与物、物与物之区别就在于“分于阴阳五行的成性”之不同,而知觉运动并不是人与物的共同本性。知觉运动由于“成性各殊”而其形态各有不同,“知觉运动者,人物之生;知觉运动之所以异者,人物之殊其性”(同上)。进而提出人的知觉较之其他生物有类别的特殊性,即“人之知觉大远于物”:“百体皆能觉,而心之知觉为大。”(同上)人与物的区别在人有“知”。所说的“觉”相当感觉、感性活动,“知”则是一种理性的东西。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不但有知,而且能“扩充其知”,即人之理性禀赋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动物的感觉活动是各遂其自然本性,人心之知觉运动则能“明于必然”,“扩充其知至于神明”(同上),从而能把握仁义礼智,达到认识活动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