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剧本阅读法

剧本阅读法之一,指根据话剧剧本的特点提出的阅读方法。
话剧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台词(对话、旁白和独白)、表情和动作来塑造形象、展开冲突、揭示主题。我们读话剧剧本,应注意从这样一些方面入手;
一、分析台词怎样推动剧情发展,激化矛盾冲突。
我们每读到一句台词,便应该联系该人物说话的前后环境,去理解人物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话本身有何意义和作用,这些话的“句内意义”究竟是什么。如《雷雨》第二幕,蘩漪问四风:“你家是杏花巷十号吗?”四凤的回答实际上等于重复了一次这句台词的内容,联系下面第三幕蘩漪跟踪周萍到四凤家的情节,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蘩漪的问话实际上是试探四凤与周萍之间的关系,给后面蘩漪的跟踪埋下了伏笔;又如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一场,我们读到陈喜的一句台词:“我看上海到底是什么玩艺儿!”我们联系陈喜的“哨兵”身份,可以感到他的话中包含着一种危险的好奇心,这句台词为后来陈喜对春妮的厌弃及被女特务迷惑的情节垫了底,并激化了后来陈喜与连长等人的矛盾冲突。
二、注意挖掘人物的潜台词。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心里想的,不一定都要明白地说出来,但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深层意义来表达,话剧中的人物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从人物总的身世经历和思想性格出发(宏观上),从特定的语境入手(微观上),才能挖掘出人物的潜台词。比如,我们读《雷雨》第二幕周朴园和侍萍这样两句对话——周朴园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说:“哦,好地方。”对侍萍的台词,我们便应注意联系到她的身世经历和说话的场合,作为一个被侮辱损害而又刚强自尊的人,“好地方”决不是对周朴园的附和,而是有这样的潜台词:“是你寻欢作乐的好地方,却是我被侮辱损害的地方。”
三、体会舞台提示。
舞台提示包括有关时间、场所、布景、道具、灯光、服装及人物表情、动作的提示,而且原则上是供演出人使用的;但是,我们阅读剧本,则不应该放过舞台提示,而应该根据舞台提示,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在我们的头脑中再现出整个戏剧的演出情景。其中,特别应注重体会有关人物表情、动作的提示语,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人物的台词,最终把握人物的形象。如沙叶新的《陈毅市长》,有这样一小节:
齐仰之(打量陈毅)陈毅?不认识,恕不接待!(“乒”的一声将门关上,回到桌边又埋头工作)
陈毅(一惊)吃了个闭门羹。(想再敲门,又止住,思索)这可咋个办?真是个怪人!(转身欲走,又停下来)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
(再次按门口小电铃)
这小节中舞台提示较多,主要是关于人物表情和动作的,从有关齐仰之的舞台提示中,我们的眼前再现出一个闭门谢答、埋头科研的爱国科学家形象,而有关陈毅的舞台提示,则表现出陈毅的思贤若渴的精神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性格。人物在舞台上的表情动作,在剧本中是由语言表示的,那么,我们则应紧紧抓住舞台提示,方可做到读剧如观戏。读话剧剧本也应运用戏剧阅读的一般方法,参见“剧本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