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廷相气本论命题。认为太极、太虚与元气三者是同级范畴。作为造化之源的太极,实质上是天地未判之前的元气,太极与元气是一物。他说:“太极者,道化至极之名,无象无数,而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以生,实混沌未判之气也。故曰元气。”(《雅述》上)他所指的太极是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气,是一种处于混沌未判状态的气,这种气,即无象无数之气,也可称作“元气”。元气与太极是同一个东西,就是处于原始状态的气。认为周敦颐“不以气为主”,只谈“无极而太极”,实际上是一种“谈虚说空”之论;朱熹“不言气而言理,是舍形而取影”,是颠倒之论。他又驳斥一些儒家学者的观点说:“儒者曰:‘太极散而为万物,万物各具一太极’,斯言误矣。何也?元气化为万物,万物各受元气而生,有美恶,有偏全,或人或物,或大或小,万万不齐,谓之各得太极一气则可,谓之各具一太极则不可。太极,元气混全之称,万物不过各具一支耳,虽水火大化,犹涉一偏,而况于人物乎?”(同上)指出:“元气之外无太极,阴阳之外无气。以元气之上,不可意象求,故曰太极。以天地万物未形,浑沦冲虚,不可以名义别,故曰元气。以天地万物既形,有清浊、牝牡、屈伸、往来之象,故曰阴阳。三者一物也,亦一道也。”(《太极辩》)由此他得出“元气之外无太极”的结论,把太极说成无形无象,派生天地万物的“大始浑沌清虚之气”,实际上是以元气为世界本体的气本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