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程(颢、颐)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二程将人的知识分为二类即“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指出:“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遗书》卷二十五)程颐认为“德性之知”要比“闻见之知”更为根本。“闻见之知”是“物交物”而获得,其所知比较浅薄,而“德性之知”,则是发自内心“出于天”,完全不必通过闻见而获得,它实际上指的是良知良能,也就程颢“德性谓天赋天资,才之美也”(《遗书》卷二上)。又说:“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同上)二程又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论点出发,认为“心”在与外物接触过程中,可能会被外物所迷,使良知受到蒙蔽。“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也”(《遗书》卷十一)。人心当与天理相感通,“心所感通者”(《遗书》卷二下)。然而“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之不思虑。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遗书》卷十五)。为避免心不为外物所迁,惟要“固其心志”,使人心与天理保持一致而“有主”,保持“心”的清静,犹如圣人之心,“如镜、如止水”(《遗书》卷十八)。二程过分强调内心的自发反应,在认识过程中,二程突出了“心”的作用。程颢说:“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遗书》卷十一)“心”有“无远近”、“无古今远近”理性认识的特点,然而二程割断了它与耳目视听的感性认识的基础。程颢则明确宣称:“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遗书》卷十四)要使“心”不外逸,“其要只在收放心”(《遗书》卷一)二程虽然偶尔承认“心无耳则不能视,目无心则不见”(同上)。但过分夸心“心”在认识中的作用,最后导致“德性之知,不假见闻”的结论。但二程在常识上并不否认闻见在认识中的作用,曾说:“闻见如登九层之台”(《遗书》卷六),又将知分为“常知”和“真知”;“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田夫乃是。”(同上书,卷十五)二程在批判佛、道“屏知见、息思虑”的观点时,也提出“穷至物理无他,唯思而已”(同上,卷四),“人心如涌泉,釆之愈新”(《遗书》卷二十四)等合理的、颇有价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