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字书

清初学者廖燕(1644―1705)提出的阅读治学主张。他针对当时那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庸俗读书风气,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多“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他说:“无字书者,天地万物是也。古人尝取之不尽,而尚留于天地间。日在目前,而人不知读,燕独知之读之,终生不厌。”(见《二十七松堂文集》)廖燕认为,书本知识不是唯一的知识,天地间有一种内容非常丰富,色彩缤纷的没有字的书,那就是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现象。这种书不是用文字写出来的,但古人曾从中得到过许许多多的教益。今天的人们也应该在学习书本知识,即阅读有字书的同时,多读点这种“无字书”,并且终生不厌。
廖燕的这种治学主张是对“书虫”式治学方法的否定。它继承了孔子以来阅读、治学理论中阅读学习与非阅读学习相结合的传统,而且见解更加鲜明深刻,是孔子“多闻多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治学主张,又被毛泽东同志所看重和倡导,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毛泽东既重视书本知识,又重视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又提倡读无字之书,从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他认为,读无字的书,即是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他还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些看法,正是抓住了阅读治学的精髓,其根据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周恩来同志也重视读无字书,年青时代就撰写过这样一付对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