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夷,指少数民族,有时也泛指异邦;夏,即华夏之邦。夷夏,指民族区别,尤指文明程度与伦理道德方面的分野。春秋时期,孔子为了维护周礼,提出“夷夏之防”的思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把是否奉行忠君孝亲之道,作为划分夷夏、区别文野的标志。孟子认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秦汉以后,“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儒家所继承。唐韩愈为了排斥佛教,维护儒家道统,重申此说,认为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及其伦理纲常,乃华夏之正统,而“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文化殊异。尊佛无异于“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原道》),主张罢黜佛教。明清之际王夫之,鉴于明亡于清的历史教训,也力倡华夷大防,“防之不可不严”(《读通鉴论》卷十四),认为华夷之别,在乎文野,华夏文明程度高,重“君臣父子之伦,诗书礼乐之化”(同上,卷三),而夷狄则法制疏略,衣食粗犷,“非我类者不入我伦”(《春秋家说》卷三中),我之仁义“非以施之异类者也”(《读通鉴论》卷四)。至近代,随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人们习惯称西方为“夷”,故对夷夏之辨率多从反对侵略的爱国主义立场去理解。熊十力说:“自孔子作春秋,昌言民族主义,即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也。但其诸夏夷狄之分,确非种界之狭陋观念,而实以文野与礼义之有无为判断标准。凡凶暴的侵略主义者,皆无礼无义,皆谓之夷。”(《读经示要》卷一)对“夷”不仅应“等诸鸟兽”,而且“必严厉诛绝之”(同上)。夷夏大防包含有大汉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消极因素,但对于加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和维护民族文化有其积极意义。特别是在近代,由于融入爱国主义的新内容,又起了唤醒民众,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