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通用语。《中说·问易》:“事之于命也,犹志之有制乎!非仁义发中不能济也。”王通主张仁义发中,不偏不倚。认为:“帝者之制恢恢乎,其无所不容。……千变万化,五常守中焉。”将“中道”作为他的思想核心。“大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唯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中说》者,如是而已!”(阮逸《中说序》)为政之要,乃在于执“中”,即坚守“中道”,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统一。“五常一也”(《中说·述史》)仁义乃发于“中”。守“中道”就是守“仁义”,把“中道”思想贯彻于政务,就是施仁政。“政猛宁若恩,法速宁若缓,狱繁宁若简,臣主之际其猜也宁信。执其中者,惟圣人乎!”(《中说·关朗》)认为做到政恩、法缓、狱简、臣主信,就是“执中”。能“执中”者,乃圣人也。并只有恪守“中道”,才能“其卓然而不可动乎!其感而无不通乎!此之谓帝制矣。”(《中说·周公》)由此还提出“正主庇民”、“以天下为心”、“无私”、“无偏”(《中说·魏相》、《中说·事君》)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