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指在阅读过程中所进行的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为目标的训练。可分为在他人指导下的阅读训练和阅读者的独立阅读训练两类。
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培养。阅读训练不是一般的语文练习,而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认识和实践过程。这一训练,以语文学科为例,一般包含六个要素:一、训练的目标,即训练要达到的主要要求。它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四点:1.认读能力,主要是认读文字的能力;2.理解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包括理解词句含义的能力,理解段落层次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理解写作特点的能力等;3.鉴赏能力,即鉴别和欣赏的能力;4.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二、训练的项目。指形成阅读能力的一系列的基本训练点。从质的方面说,训练点主要有:1.运用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阅读中的语言障碍与知识疑难的训练;2.正确掌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层次结构的训练;3.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的训练;4.分析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的训练;5.鉴别和欣赏的训练;6.语感训练,等等。从阅读方式方法和阅读习惯方面说,训练点主要有:1.朗读训练;2.背诵训练;3.默读训练;4.精读和慢读的训练;5.略读、跳读、浏览、速读的训练;6.复述训练;7.各种文体的阅读训练:8.圈点评注等各种阅读习惯的训练,等等。三、训练的范例。即教材中的范文,阅读时的读物,包括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或一句等。范例是学习的例子,训练的范本,离开范例谈训练的内容,训练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范例应该典型、多样,适合训练要求。四、训练的序列。指训练项目及其及小点的顺序安排,这是根据训练的目的和内序所安排的训练步骤。这个顺序和步骤应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知识结构的规律和阅读能力发展的规律进行安排。如:现行小学语文课本各单元三类课文的安排顺序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对阅读能力训练顺序可安排为“认读—→理解→鉴赏”;对阅读方式训练顺序可安排为“朗读—→默读—→浏览”,等等。五、训练的方法、(参阅“普通阅读法”部分)。六、效果的检测。不管是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还是独立阅读,效果检测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否则训练效果难于评估,训练过程没有完成。
广义的阅读训练,也包括一切有利于阅读能力提高的其他训练活动。(参见“阅读能力的间接训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