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说

中国古代阴阳和五行两说的合流。以“术数”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始于春秋战国时的燕齐方士。《管子》称阴阳为“天地之大理”,又说:“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出入”;“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将阴阳和“五行”、“五方”、“四时”相配合,解释季节更迭和天象变化,为初始阴阳、五行说的自然哲学特征。战国末期阴阳家驺衍创“五德终始”论,“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把朝代更迭和阴阳消息、五行生克、五德终始进行牵强比附,以阴阳五行言人之历史,发展成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吕氏春秋》则用阴阳五行说的基本观点讲音律和历数,进而推测天体运行、万物生长和历史的演变,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附会的臆测。西汉董仲舒“始推阴阳,为儒者宗”,用儒家思想阐发阴阳五行说,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以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起源和万物生成。又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举贤良对策一》),称“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赋阴阳、五行予道德的属性,进而提出“人副天数”:“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天道运行、四时次序附会社会秩序,构制“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体系,开汉代谶纬神学之先河。阴阳五行说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北宋周敦颐创“太极”说,称“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太极本无极”,确立了以太极阴阳为主要观念的宇宙论,为朱熹哲学体系提供了基本思维格局。王安石用阴阳二气的运行说明五行“皆各有耦”,“往来于天地之间而不穷”。清戴震肯定“阴阳五行,道之实体”,说:“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有阴阳也”(《孟子字义疏证·天道》),对阴阳五行说作了唯物主义的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