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求智

先秦法家的思想。意指用法治国而不求取智贤之人。儒家主张人治,孔子特别器重智贤之人,主张“举贤才”(《论语·子路》),“尊贤”(《论语·子张》),“见贤思齐”(《论语·里仁》)。针对这一思想,商鞅提出“任法不任贤”。指出:“举贤能,世之所以治也,而治之所以乱。”因为“世之所谓贤者,言正也;所以为善正者,党也。听其言也,则以为能;问其党,以为然。故贵之不待其有功;诛之不待其有罪也。此其势,正使污吏有资而成其奸险,小人有资而施其巧诈。初假吏民奸诈之本,而求端悫其末,禹不能以使十人之众,庸主安能以御一国之民?”(《商君书·慎法》)因此,明主“不可以须臾忘于法。破胜党任,节去言谈,任法而治矣”(同上)。认为举贤才的结果是“贵之不待其有功,诛之不待其有罪”(同上)。韩非发展了这一思想,把“法”与“术”、“势”结合起来。指出:“今人主处制人之势,有一国之厚,重赏严诛,得操其柄以修明术之所烛,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韩非子·五蠹》)由此得出结论:“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因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