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关于“离坚白”、“合异同”的争辩。《庄子·秋水》:“合异同,离坚白……困百家之智,穷众口之辩。”惠施提出“合异同”:“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见《庄子·天下》)把“大同”和“小同”各归为一类,如视动物为“大同”,则视兽类为“小同”。把这种“大同”(动物)和“小同”(兽类)之间的同异关系,称为“小同异”,反映了事物种属关系之间的同异。其“毕同”,指万物之间都有的共同点;“毕异”,指万物间都有的不同点。把这种“毕同”、“毕异”之间的同异关系,称为“大同异”,揭示了事物同异关系的相对性,有其合理因素,但夸大了这种相对性,从而否定了“同”、“异”这两个概念的确定性。公孙龙提出“离坚白”,他以坚硬的白色石头为例说:“视不得其(石)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公孙龙子·坚白论》)认为由眼看时只见白,不见坚;手摸时只得坚,不得白,断定石头的“坚”和“白”两种属性是分离的,“坚”和“白”不能同时是石头的属性。他看到了事物内部属性的差异性,有合理因素,但他把这种差异性绝对化,否认了事物的属性在事物内部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后期墨家反对“坚白离”,提出“坚白盈”。说:“坚白不相外也。”(《墨子·经上》)又说:“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无(抚)坚得白,必相盈也”(《墨子·经说下》)。认为“坚”、“白”两种属性同时存在于石中,视而不见坚,抚而不得白,是就人的感觉而言,在同一块石头上,坚和白都是弥满(盈)的,摸到了坚石,同时也就得到了白石。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坚白相盈”说。荀子也反对“离坚白”和“合异同”。说:“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荀子·儒效》)主张概念的同异应与事物本身的同异相符合:“同则同之,异则异之。”(《荀子·正名》)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名实观。庄子认为,坚白同异之辩导致各学派之间和有的学派内部的严重分歧。说:“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庄子·骈拇》)又认为墨家后学各派间“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相訾”(《庄子·天下》)。先秦各主要学派,都很重视“坚白同异之辩”这一名实问题的争论,通过这一争论,推进了先秦逻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