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技能

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在实践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作为完成阅读任务的活动方式,阅读技能不同于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种心理条件、心理可能性。阅读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阅读能力为前提,也体现了阅读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阅读技能的形成对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它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与发展之间的中介环节。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掌握了这种心智活动的技能,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感知文字符号,完善地记忆和理解文字内容,而且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了概括化和简约化,即可以在头脑中依靠简化了的内部言语对语句中有代表性的、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分析综合,迅速把握句子的意思,很快领会上下文的联系和照应。
阅读一般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阅读技能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差异。从速度看,研究表明,除一年级不会默读外,总的说,各年级默读速度都比朗读快,年级越高两者速度差异越明显。在理解方面,默读也优于朗读,但其优势不如在速度方面显著。一般说来,朗读有助于识记、背诵,默读有助于理解内容。在识记方面,实验表明,朗读技能的发展水平是影响识记效果的重要因素。掌握朗读与默读的技能,在实际生活中都是必要的。
朗读与默读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都可以通过训练而加速,其发展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形成初步流利的朗读、约有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1)分析阶段。表现为一字一顿地读,指字读,人为地分割多音词,也不会把词联成语调完整的句子。这个阶段,朗读过程中的分析比综合占优势。(2)初步综合阶段。综合占了优势但不完善。学生“急于”综合,只求读得连贯,没有对每个字分辨清楚,往往按主观猜测或为顺口而错读、加字或丢字,有意改正这些错误则出现朗读中断,破坏了对全句的综合。(3)分析——综合平衡阶段。读得流畅轻松,完整而有节奏,并能根据内容驾驶自己的速度。据有关的研究,小学生默读的形成过程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小声“默读”阶段;唇动式默读阶段;无声默读阶段。这是一个由外部言语逐渐转向内部言语活动并伴随积极思维的过程。
关于阅读技能的衡量,一般把朗读的正确性、流利性、理解性和表情性作为朗读技能的客观标志,把理解、速度、识记(在一定速度下能较好地复述一篇文章)、评价(识别文章内容的正误)作为默读技能的客观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