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独立阅读能力,即不依靠别人帮助,自能认读、理解和评价读物的能力。这是阅读训练的基本目标。自读能力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孟子主张以“自求”手段达到“自得”的目的,张载、朱熹、王夫之等也主张学习要自求、自得、自化,现代中外学者更主张“自能读书”、主动“发展”等。自读能力使人终身受益,是现代人赖以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重要素质之一。自读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认读、理解、鉴赏等能力和记忆想象、分析、概括、推理等智力,还包括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自读能力要靠一定的条件来形成,主要的如:对阅读的正确认识和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阅读实践,多读多练等。自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以语文课为例,一般可分为教师教读——在教师扶助下的半独立阅读——不依靠教师的独立阅读三个阶段。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把课文分为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三类,就反映了这一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自读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阅读。2.遇到疑难会查工具书或其它参考资料加以解决。3.理解读物内容时能看清它的脉络和中心,抓住要点,乍标注,写笔记。4.阅读中积极思考,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求得对内容的准确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鉴别读物内容和形式的优劣高下。5.读后能明白表达阅读所得,巩固学习成果。参见“自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