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矩之道

儒家用语。一种以推己及人为方法的道德行为模式。源于孔子的“忠恕”之道。荀子也认为:“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荀子·非相》)《礼记·大学》明确提出:“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继而释之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东汉郑玄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常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南宋朱熹则以“度”释“絜”,以“所以为方”释“矩”。认为絜矩指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万事都符合规范,即“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大学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