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以乱名

战国荀子所列“三惑”之一。《荀子·正名》:“‘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山渊平”,为惠施命题。惠施“历物十事”中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唐杨倞认为“山渊平”即“云山与泽平也”(《荀子注》)。“情欲寡”,为宋钘命题。宋钘认为“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多也”(见《荀子·正论》)。“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可能为墨子思想(杨倞《荀子注》)。荀子认为,“名”反映(期)许多(累)事物(实)的共性,有其确定的取舍标准。不能以特定的个别的事实来否定“名”的确定的含义。如“山”、“渊”这两个“名”的确定含义中有“不平”的意思,若以“山”、“渊”高低的相对性,以某山某渊相平的特定事实来否定“山”、“渊”不平这一确定的含义,就是“用实以乱名”。对这种诡辩,“验之所缘(无)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荀子·正名》)用感官去接触外物,分析事物之间的同异所在,考察如何以感性事实为基础而形成“名”的过程,就能驳倒这种诡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