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指对他人作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赞美和憎恶,也指作为自我评价时的满足或内疚等自我感觉。通常“好荣恶辱”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荀子·荣辱》)。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荣辱观,如儒家孟子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荀子也主张“先义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儒家以仁、义等为判定荣辱的标准。但主张功利主义的墨子却认为“强必荣,不强必辱”(《墨子·非命下》)。与此相近,《管子·牧民》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他们以事功等为荣辱的标准。古代思想家一般都认为“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荀子对此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把荣分为“势荣”和“义荣”,辱也分为“势辱”和“义辱”,认为“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势辱无害为尧,有势荣无害为桀”(《荀子·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