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具有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其表现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同上)。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类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的“善端”。又认为“仁义礼智皆根于心”,故“良知”为心之本体,“我”之主宰,一切意识和德性皆出于此。后世学者所说“良知”,大都没能超出孟子原意。北宋张载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正蒙·诚明》),视“良知”为先天为善的“德性之知”。明王守仁作了进一步阐发,以“良知”作为其哲学体系的基础。认为“良知”为“人人之所同具也”,“不假外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答顾东桥书》)。又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同上)“良知”亦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答欧阳崇一书》),“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传习录》下)。认为私欲乃“良知之蔽”,从而提出“致良知”。进而断言:“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同上)。肯定“良知”为天地之源和万物变化的主宰。近代章炳麟则专以“是非之心”言“良知”,断言:“良知犹佛家言本觉”(《菿汉昌言》),以佛学观点解释“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