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知之

春秋孔子关于知识来源的命题。与“学而知之”并提。《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四等;但在知识来源上,则认为只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两个途径。南宋朱熹注:“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论语集注》)认为“生而知之”是“不待学而知”;对此,后人有两种理解: 一是一生下来,不接触外物,不向别人学习,就有一切知识;一是生下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某种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二者的共同点是知识不是向别人学来的,不同点是,具备知识的时间有长有短,所具知识的内容有偏有全。孔子自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又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同上)今有人认为“生而知之”,指自己首创的知识。孔子曾自称“述而不作”(同上)。“作”,意谓“开始”、“创作”。《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因为是首创,这些知识当然不是向别人学来的。那就只能被称为“生而知之”。因此“生而知之者,上也”,只不过是对首创者、发明家的肯定和赞扬。可备为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