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 

儒家关于人格培养的学说。意谓成德之人。《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提出了理想的和现实的两种不同“成人”标准。战国末荀子以“德操”为“成人”的基本要求:“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视“成人”为内自定而外应物的全德者。后儒沿用此语,其内容则随各家所持价值标准之不同而异。南宋朱熹以为:“成人,犹言全人”,“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非圣人之尽人道,不足以语此”(《论语集注》)。并以“醇儒”为“成人”的唯一标准。陈亮不同意朱熹之说。指出:“亮以为学者,学为成人。而儒者亦一门户中之大者耳。秘书(朱熹)不教以成人之道,而教以醇儒自律,岂揣其分量则止于此乎?”认为诸儒所谓“才德双全,智勇仁义交出而并见者”,虽亦可为“成人”,“但有救时之志,除乱之功,则其所为虽不尽合义理,亦不自妨为一世英雄”(见朱熹《答陈同甫书》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