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主张的待人处事坚持“义”的原则。《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东汉郑玄注:“适,读为匹敌之敌。”即仇敌之敌。莫,“郑音慕”。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无适无莫,无所贪慕也。”为无所为仇,无所羡慕之意。何晏、邢昺《论语注疏》:“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于天下,无适无莫,无所贪慕也,唯义之所在也。”意为无亲疏厚薄之意。郑玄、皇侃、邢昺之注解均从伦理道德意义理解为孔子主张待人处世所持之原则。程颐《论语解》:“君子之于天下,无必往也,无莫往也,惟义是亲。”朱熹引谢良佐解:“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是从处理事而言,则为另一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