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原意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奉养和服从。始见于西周文献。《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奉养父母、祭祀先祖为“孝”的基本规定。用以维护宗法制度,“孝子不匮,永赐尔类”(《诗·大雅·既醉》)。并视“不孝”为“元恶大憝”,当“刑兹无赦”。春秋末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又引“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加以说明,突出“孝”的尊亲之义。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又强调“无违”父志,即服从父命。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其目的在于延续宗法制度。荀子主张“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认为从父命应以使父安、父荣为宜,反对把“从命”绝对化。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统治者不断强化孝道。“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吕氏春秋·孝行览》)。又认为孝是“德之本”,奉之为“天之经”,“地之义”,倡导“以孝治天下”(《孝经》)。把孝提高到“百行之首”的地位。两汉、魏晋时,“孝”成为“三纲”的一大德目,确定“父为子纲”。并引孝入律,“不孝”被法定为“十恶之首”。至宋以后,更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训条,被理学家进一步绝对化为“天理”之必然,“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程氏遗书》卷五)。又提倡“愚忠”、“愚孝”。“孝”与“忠”、“节”一起构成了封建道德的三大行为规范。此外,墨家也主张事父以孝,但突出指养亲,“孝,利亲也”(《墨子·经上》)。道家反对儒家把孝纳入仁义范畴,认为提倡仁义,反而会破坏孝慈的纯朴性,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章》)。法家韩非从“法治”原则讲“孝”,认为孝只是子迫于父的威严而不得不为的“养父”行为,是父“教笞”、“用严”的结果。汉代道教《太平经》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养天地所为,名为不孝之子也。”(《太平经》卷九十六)“使父母老无所依”,“饮食大恶,希得肥美,衣履空穿,无有补者”,为“不孝”(《太平经》卷一百一十四)。把孝定为供养父母的义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群众的朴实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