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种自主自立、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以其自身的力量,刚健不懈、永不止息;君子以“天”为法,也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进取,决不懈怠。表现在“进德”上,如南宋朱熹所释:“盖是刚健粹精,兢兢业业,日进而不自已。”(《朱子语类》卷六十九)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在“修业”上,就应不畏艰险,“有为于天下”,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周易》认为,君子自强不息,要与时俱进,顺应变化的潮流,《乾·文言》说:“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这里包含有变革、“日新”之义。同时,强健有为但不可妄行,不可过刚,要符合“中正”原则。“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文言》)“刚健中正”也即“刚中”,《乾·彖辞》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朱熹说:“健,故不息。”(《朱子语类》卷六十八)“自强不息”,要在“自强”,《淮南子·修务训》指出:“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而要自强,就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要有“克己”“自胜”的精神,就要有“浼(同勉,勤奋)焉日有孳孳(同孜孜),毙而后已”(《礼记·表记》),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自强不息”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