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一

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周易·泰卦》爻辞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可谓两一观念的萌芽。《老子》的“有无相生”,指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易传·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指出了“道”之统一体中的阴和阳的对立。北宋张载首次将“两”与“一”作为一对哲学范畴而提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不有两则无一。”(《正蒙·太和》)阐明了事物统一中有对立,对立中亦有统一。认为对立面的矛盾作用是变化的原因,“一故神,两故化”(《正蒙·参两》)。南宋朱熹也认为:“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唯两而后能化。”(《朱子语类》卷九十八)蔡沈亦说:“非一则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洪范皇极·内篇》)明清之际方以智反对“执二迷一”、“丧二求一”的错误倾向,提出“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合二而一”(《东西均》)。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思想,说:“两端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也。”(《思问录·内篇》)既承认“由两而见一”(《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同时又指出:“非有一,则无两也”,“一体之立,故两之用行”(同上)。明确提出,所谓“一”是指“两”(对立双方)的相互依赖,交参互涵的关系,并非指在“两”之外,另有个与“两”相对立的“一”。这一澄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