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指“心”和“性”及其关系。孟子以为性在于心,为人之性的仁义礼智四端,都蕴藏于人的心中。“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性根系于人心,尽心则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同上)荀子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可以改变本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本性所表现的喜怒哀乐之情,由心所控制(“择”),心的思虑活动称为“伪”。故人性的改变决定于心的“动”。“化性起伪”乃心“感物而有知”的自然作用的结果。北宋张载提出:“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心统性情者也。”(《张子语录》)认为性是根本的,有性便有知觉,便成为心。“心”是包含着性及由感物(知觉)而起的情。程颐对心、性、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遗书》卷二十五)。心是蕴藏着性的有形之物,性之动谓之情。南宋朱熹承此说,提出“心之未动则为性,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也”(《朱子语类》卷六二),以心主性情。明王守仁认为“心即性,性即理”(《传习录》上),主张心与性无可区别。明清之际王夫之作了新的解释,“程子统心、性、天于一理……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用气来解说心性的关系。清戴震说:“性者,分于阴阳五行以为血气、心知、品物,区以别焉”(《孟子字义疏证·性》),“心之于理义,一同乎血气之于嗜欲,皆性使然耳。”(《绪言》卷上)认为心、性都是自然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