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与形而下

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形而上”指无形或未成形质;“形而下”指有形或已成形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乃谓之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唐崔憬言:“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认为形而上为用、为道,形而下为形质、为体、为器,形而上不离形而下。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谓形而上为无体无形,形而下为有质有形,形而上产生形而下。宋以后,形而上与形而下成为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北宋张载谓:“形而上者是无形体者,故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形而下者是有形体者,故形而下者谓之器。无形迹者即道也,如大德敦化是也;有形迹者即器也,见于事实即礼义是也。”(《横渠易说·系辞上》)程颐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遗书》卷十五)南宋朱熹谓:“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明清之际王夫之则认为:“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周易外传》卷五)强调没有脱离形而下而存在的形而上。清戴震则提出:“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孟子字义疏证·天道》)他把未成形质的都看作“形而上”,把已成形质的都看作是“形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