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哲学

明代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明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腐朽。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级力量日益增强,市民意识开始萌芽,明代哲学在这种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

明代哲学可分为三大流派。(1)为朱熹之学。明代先是朱学流行,它作为官方哲学,是科举考试的依据。最初由曹端接其绪,曹端以为性为万物之本,“性即理”(《存疑录序》),太极不是气,而是理之别名。薛瑄为明朝朱学之大家,提出天地之间只有理气,“其可见者气也,其不可见者理也”(《读书录》卷一)。针对朱熹理在气先的说法,强调理气不可分离。又主张“一气流行,一本也”(《读书录》卷三),已接近气本论。其后有胡居仁,一生致力于敬,专讲穷理尽性至命。明朝后期朱学代表人物有东林学派的顾宪成、高攀龙。顾宪成强调“识性”,说“吃紧只在识性”,“心之所以为心,非血肉之谓也,应有个根底处,性是已。舍性言心,其究也必且堕在情识之内”(《小心斋劄记》)。高攀龙为学主格物,认为明德一事,“由格物而入者,其学实,其明也即心即性。不由格物而入者,其学虚,其明也是心非性”(《论学书》)。他们最不满王阳明无善无恶一语,辩难不遗余力,以为坏天下教法,自此言始。总有明一代言,朱学在理论上无多大发展。(2)为心学,它发端于吴与弼。吴与弼提出“寸心含宇宙,不乐复如何”(《道中作》),主张以“吾心”作主宰。其弟子陈献章针对朱熹分心与理为二的倾向,指出万理具于吾心,吾心即是万理,此理非他,“即吾心中正而纯粹精焉者也”(《粤秀山白沙书院记》),它“无内外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处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与林君博》)。陈献章的弟子湛若水进一步发挥师说,他们都在理论上为心学的兴盛创造了条件。王守仁集心学之大成,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之说,以为吾心是天地万物的“灵明”、“主宰”,天下事虽千变万化,都不出“此心之一理”(《博约说》)。又提出“致良知”说,规定“良知是个自家的准则”(《传习录》下),强调人们须去除私欲之蔽,恢复固有良知,并致良知于万事万物之上,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传习录》中)。主张“知行合一”说,以为知与行是“一个工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甚至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传习录》下)。心学至此形成精致、完整的理论体系,能满足当时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很快盛行于天下。后分为许多派别,其中以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影响最大。此派主张“百姓日用即道”,要求“尊身立本”、“率性所行”、“纯任自然”(《明儒学案·泰州学派》),有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倾向。又以为圣愚之别只在“觉”、“迷”之间,只要一明本心,即可成为圣人,因此禅学色彩更浓。明朝后期心学开始衰落。(3)为气学。明初刘基指出人与万物皆由气化而成,说“夫天,浑浑然气也”,人是天之子,“假于气以生之”(《郁离子·麋虎》),继承了张载的气一元论。明朝中期气学在批判心学中发展。罗钦顺指责王守仁“安于禅学”(《与林次崖佥宪》),他虽极力推崇程朱,但不赞成朱熹“理气为二”的思想,提出“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运行变化有其理,“千条万绪,纷纭胶而卒不可乱,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困知记》卷一),以气一元论解决理气关系。王廷相推崇张载,发展气本论,提出气不论有形、无形皆为气,“气有聚散,无灭息”(《慎言·道体》)。在理气关系上,认为气是理之体,理是气之具,理出于气,提出“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雅述》上篇)。对明清之际王夫之颇有影响。

明代哲学的重要成果是产生了初步的启蒙思想。最初是由李贽批判封建蒙昧主义和封建传统观念,提出“是非无定质”,“亦无定论”(《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认为经书不过是圣人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不能作为“万世至论”(《焚书·童心说》),主张改变千百年来“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又提出平等思想,反对歧视妇女,主张男女婚姻自由。

明代哲学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然而它包含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尤其是它的精神所培育的许多伟大人格,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