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约465一约520),南朝齐梁时杰出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彥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著名和街僧祐十余年,博通佛教理论,编定定林寺经藏。天监初,始为奉朝请,后历任临川王记室、太末令、南康王记室兼东宮通事舍人,深得昭明太子肖统器重。晚年出家为僧,故名慧地。三十几岁撰成《文心雕龙》,时在齐末。全书十卷五十篇,其中《原道》、《宗经》等五篇为总论,《明诗》、《诠赋》等二十篇为文体论,《神思》、《风骨》等篇为创作论,《知音》、《才略》等篇为批评论,最后一篇《序志》为自序。全书首尾一贯,体大思精,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巨著。它总结并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艺思想,着重批判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它论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肯定了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并认为文学的演变发展,皆与时代政治有关,即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它阐明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互相依存又互为影响的关系,强调质先于文,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并要求质文并重,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从艺术构思、结构安排、文学语言、声律技巧等各个方面总结了文学创作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它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尤注重批评家的学习修养。它把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推向了新阶段,对后世作家、批评家影响甚大。但刘勰受儒家观点束缚过深,强调“徵圣”、“宗经”,且未能完全摆脱当时形式主义文风的影响,轻视民歌、小说,对一些作家评价不当,对陶渊明一字不提,是其明显的缺点。其书注本较多,以近人范文洋注最详赡。原有文集行世,久佚。今仅存《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载《弘明集》、《艺文类聚》。《梁书》、《南史》均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