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

(261―303),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士衡,吳郡吳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出身世族高门。少时曾任吳牙门将,吳亡,十年不仕。太康末,与弟云至洛阳,名动一时。入晋,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后成都王荐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初,为成都王率兵讨长沙王,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以兵败被成都王杀害。今存诗约百余首,内容贫乏,刻意追求词藻和对偶,且多模拟之作,苦乏新意。但也有少量较好的作品,如《赴洛道中作》,描写行役和客思,情景交融;《拟明月何皎皎》中的“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仍不失为名句。其《文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要著作,它阐明了思想和艺术之间的主从关系,生动地描述了创作的过程,对文学的想像、感兴、立意、修辞、创新等问题,都有较精当的论述;其论十种文体的特征,显然比曹丕的文体四科区分更细密。但他过分强调了方法技巧,偏重形式的绮丽,助长了形式主义文风的泛滥。《文心雕龙·总术》云:“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此外,《文选》所录《辨亡论》《吊魏武帝文》也较著名。原有集十四卷,已散佚。宋人辑有《陆士衡集》十卷,近人郝立权著有《陆士衡诗注》。《晋书》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