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梵语a^gama,巴利语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法本、净教、归、法归、法藏、藏、教法、传教、趣无、教、传、来。阿含一词,意指所传承之教说,或传承佛陀教法之圣典;有时与‘法’(梵dharma)同义。称阿含为‘阿含经’,乃中国古来之惯例。 原始佛教时代,佛弟子及信者往往将所闻之教法,用诗或简短散文之形式,以口口相传之方式记忆传承。换言之,其根据记忆所传承者,实乃佛陀教说之梗概;复因佛弟子领纳之不同,而各有其相异之思想;故至教团确立时,如何将佛陀之教说作一整理、统一,实属必要之事。其结果,佛陀之教说渐次充实完备,且逐渐发展为一种特定之文学形式,而终至成为圣典,此即阿含经之由来。 关于阿含经成立于何时,应就佛典结集之次第而论: